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如何提升健康养老服务水平,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变得尤为重要。
4月28日,2019年全国老龄办主任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全国老龄办主任马晓伟在会上表示,今年要重点建立健全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打造老龄产业新业态、新动能。
会议上,来自全国多个省、市的相关负责人,分别从长期护理、医养结合、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介绍了提升健康养老服务的当地经验。
作为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上海市的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截至2018 年底已达到570万人,占常住人口23.5%,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
为此,上海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2017年在部分区先行启动试点,2018年1月起试点扩大至全市范围。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在会议上介绍了相关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的三点经验。一是形成以试点办法为核心的“1+X”政策体系,涵盖需求评估、护理服务、支付结算、监管规范等各个方面。二是卫生牵头,将分散在卫生、民政和医保的评估标准进行整合完善,形成全市统一的老年照护需求评估标准。三是制订服务项目清单(42项)和服务标准规范。
2018年,上海全市累计评估老年人26万余人,152家签约服务机构共服务老年人23.4万人,上门服务达到566万人次。
山东省是全国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截至2018年底,全省60岁以上人口达到2239万,占总人口22.3%,高龄、失能老人数量和比重逐年上升。
据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袭燕介绍,山东省各地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例如,以青岛市、济宁曲阜市为代表的“居家医养、医护巡诊”模式;以青岛西海岸新区、烟台福山区为代表的“社区医养、智慧服务”模式;以淄博博山区、日照五莲县为代表的“机构医养,两院一体”模式等。
目前,山东全省138家乡镇卫生院与养老院建立了“两院一体”模式,1517家医疗机构以多种形式开展养老服务,开放护理型养老床位6.8万张,医养结合机构入住率达74.3%。
在江苏省常州市,“优质养老工程”连续多年被列入市政府重点民生工程。常州市副市长陈正春在会上介绍,为加大对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养老服务的扶持力度,每年市、区两级投入3500万元资金,用于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内容涵盖助餐、助浴、精神关爱等居家养老服务。
陈正春说,通过统筹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加快推进相关专题园区建设,常州正在着力打造一批省级健康养老服务业集聚区。目前,常州市重点规划建设5大健康养老特色园区,通过专题园区和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2017年,常州被民政部等6部委确定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城市。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江西省新余市面临着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日益增多的难题。对此,新余市积极探索推行了“党建+颐养之家”农村居家养老新模式。
新余市副市长林愚说,颐养之家选址布点坚持就近就便,根据老年人数量分布、村庄布局等实际情况,在老年人相对集中的自然村建设集中供养点,采取送餐到户的方式,尽力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同时,颐养之家还注重从“入家”的老年人中挑选有威望、热心公益、身体条件允许的老党员、老干部组成理事会,实现自我管理。
目前,新余全市413个行政村简称颐养之家736个,入住老年人9138人,基本实现了符合条件、有需求的老年人的全覆盖。
要做好老年健康服务工作,“人”是关键。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谢李广在会上谈到,河南省近年来在培养老年健康服务专业人才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据介绍,河南省成立了省级老年健康专家指导组,各地培育老年学科和学科带头人,探索医疗、康复、护理整合型服务;联合省工会开展了全省老年护理技能竞赛活动,1500余家医疗机构、医养结合机构,1 万余名选手参加;实施了老年健康专业人才培养工程,开展老年健康服务、医养结合、安宁疗护临床实践系列培训班;支持建设了12个健康养老护理教育培训基地,目前在校生有3118名。
要增强老年群体的生活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维护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此,广东省从建立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优化维权工作机制和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等多方面作出努力。
特别在维权方面,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飞表示,广东构建了覆盖合、市、县(市、区)、乡镇四级老年维权法律援助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司法服务和司法援助,对80岁以上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全省每年为老年朋友提供法律服务约20余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