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与养生,始终是老百姓密切关注的话题,向来吃出健康是广大人民群众朋友圈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
《舌尖3》已经播出就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在各路评论中,医护人员也很活跃:以前是拿“舌尖”下饭,如今是找茬、写科普。比如,第一集中的“泉水腌泡菜”。
医学生看后表示:拿泉水腌制泡菜,并在未煮熟下直接舀起坛里的水喝,直接品尝泡菜的口味……我心里只有各类直接饮用生水、进食生物或未煮熟食物而可能感染的寄生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曼氏迭宫绦虫……
《舌尖上的中国3》中的“食养”专题主打“药食同源”“药膳”“食疗”等概念,甚至被讽刺为“舌尖上的中医”。
比如,第4集主打“天然牌”的“中药口红”,被质疑造假,这些原材料疑似购置于淘宝三无卖家店,连配的电子秤都是同款。女同学自制中药口红连双手套都没戴,这实在是透着小作坊里三无产品的既视感。这样的自制口红,是不是有点眼熟?没错,跟朋友圈的微商差不多,以后微商都可以用央视背书了。用这样的口红,有没有考虑过自制化妆品的细菌超标问题啊?!
同是第4集。《舌尖3》炖了一锅鸡汤,让坚决忌口高嘌呤食物(鸡汤就属此列)的痛风患者喝。
有网友称:煲汤那段的女主来自广东地区。那里是我国痛风高发区,而喝汤可能是病因之一。且,因为广东人煲汤爱用多种草药,当地也是肾病高发区。
痛风可能累及关节、肾脏,并伴发高脂血症、肥胖、高血压病、心血管病……等等。
虽然,旁白强调选择食材要注意低嘌呤,但嘌呤是水溶性的。炖呀煲呀一咕嘟,细胞核、核膜被破坏,嘌呤自然会流出来、溶于汤里——喝一口都是负担。
从事医院品牌建设工作的小伙伴自嘲:肾内科、消化科、血液科,将会掀起蹭热点的高潮。
微博实名大V“营养医师王兴国”关于药膳食疗,也幽了一默:有同行感叹药膳食疗博大精深。如果自己不懂的东西都属于博大精深,那我也认同这个评语……(我)很愿意去吃一吃这些不明觉厉的药膳,或许会很好吃,但我不相信它们那些信手拈来或祖宗背书的健康功效。
首先要科学认识药食同源。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用来治病的就称为药物,只作饮食之用,就称为食物。但其中的大部分东西,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用,叫做药食两用。“事实上,老祖宗最初尝百草的过程本来就是寻找食物的过程,发现了有些东西能治病,且药性比较显著,就归到药里去了。”
药材可不可以煲汤?食疗的概念广泛,药膳是其中一部分。药食同源的药味可以用来保健,但有些药食两用的补益药乱吃容易引起上火、消化不良等问题,因此在使用中也需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根据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量体裁衣”“酌情酌量”。
“南方人喜欢煲汤,这是经过生活检验的,也比较适合他们的体质。但要注意,不是所有的药材都可以用来煲汤;即使有些药材可以用来煲汤,也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的体质;即使药物适合个人体质,也不能盲目加入,因为中药讲究配伍,且不是越多越好。”吃得不得法,不仅不利于健康,反而会适得其反。
被神话的“食疗”
如今,网上充斥各种食疗养生知识,一些中老年人还喜欢参照网上流行的药膳食谱,前去药店买来现成的中药材,自己在家动手做药膳。诸如“适用于中老年人的药膳”、“巧用药膳祛湿气”等帖子十分火热。
关注中医养生知识是好事,但药膳、食疗的功效是有限的,否则就变成药了,吃一顿药膳不可能马上改善健康。此外,药膳需要根据人的体质、季节服用,并非千人一方。“现在很多食疗、药膳都被夸大了效果,一些饭店甚至把‘药食同源’作为卖点,实际上大部分都是非专业人员依葫芦画瓢地在菜里加一些中草药而已。”同理,使用中药材自制一些化妆品究竟是否有效,也需要进一步验证。
国家卫生部门曾经发布“药食同源”药材食材清单,经过了充分检验论证,市民勿胡乱食用没有列在清单之内的药材食材。有病一定要去医院,切忌自己乱添加药材。一些希望靠食疗来治病的市民,最好别抱这种想法。
走出食疗养生误区
据报道,国家早在2002年就发布了《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将86种中药材列入可以药食同源的名单;后来国家卫生计生委又发布《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新增了一部分中药材。但公众对于这份“目录”知之甚少。
“很多人对食疗的热捧只是源于养生需求的提高,但他们一知半解,甚至只求其行不究其意。”一些所谓的养生专家通过发布食谱、秘方来借机敛财,而食疗失当的副作用往往是长期积累后才会显现,到时候再重视可能就晚了。
让大家避免走入“药食同源”的误区,还是要继续加大对中医常识的普及。徐艳秋认为,公众在选择食疗时,也要理性选择,不能盲目用药过量。依靠食疗进补只是方法之一,通过适量运动、规律作息、戒烟限酒、饮食多样、科学服药、合理摄盐等方式强身健体才是关键。
图文整理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