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专业医疗机构规划设计公司 / 国内首家全程化医院设计服务机构

医院设计,医院建筑设计

医院设计首选品牌24年专注 医疗机构规划设计服务

400-8383-272153-3889-4745

医院设计行业资讯
栏目导航

企业新闻

行业新闻

学术活动

客户见证

客户问答

咨询热线 咨询热线:

400-8383-272

主页 > 学术活动

一文读懂门诊空间如何做到“尽善尽美”

关键字: 医院设计,医院建筑设计,医院规划设计,养老院设计,医疗设计,康复医院设计 发布时间:2018-08-22

医疗建筑有别于一般建筑,被称为特殊建筑的一种。是一特殊性来源于“医疗体系”所具有的的专业性、多样性、复杂性等。近年来,医疗行业发展迅速,无论是医疗相关政策还是医疗科技都在推进整个行业迈入新的时代,相应的医疗建筑也跟随着发生变化以适应新的医疗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门诊空间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是医患最早接触的空间。在门诊部这个人流大量聚集的公共环境中,不但要满足医院的功能性需求,还要在“人性化”这个大方向的指引下使流线清晰、便捷,使各科室的联系有序、合理,尽量缩短就医者行走的距离,并且为就医者和医护人员提供舒适的环境。 此外,还要从节能环保的角度,尽可能地创造自然采光、通风的条件。这种种要求决定了门诊空间设计的复杂性,若想设计出各方面都考虑周全、“尽善尽美”的门诊空间,并非易事。

一般来说,就诊人员在医院门诊空间内的行为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为某个或某些就诊程序中所需的停留等待及休息等待;另一类为了完成就诊过程及其他目的所必须的空间上的移动。其行为特征体现出两类空间模式,即驻留空间和交通空间。 空间的划分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在医院中许多就诊空间的界限是比较模糊的,很难明确某个空间是驻留空间还是交通空间,比如门诊大厅,既兼顾空间疏散的交通功能,又需承担空间滞留的挂号、取药等功能,所以合理的门诊空间设计是尤为重要的。

门诊空间流线设计要点

门诊空间的三级分流模式 :

广场分流——对于需单独设置出入口的传染、急诊科室进行分流,然后分别进入各专用出入口。儿科、保健等科室应在门诊广场与普通就诊者分流。

大厅分流——各科普通就诊者经门诊综合大厅分流,进入各科候诊厅。在门诊大厅将不同科室的就诊者分开。

候诊厅分流——同一科室的就诊者经候诊厅分流,把将要就诊的部分患者依次引入二次候诊和诊室就诊,以保证就医诊治的流程秩序。

门诊人次流线平均距离最短原则

门诊量较大的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的位置宜接近地面层,紧靠门诊大厅布置,以压缩水平和垂直流线的距离。同时平面布局应紧凑,缩短由门诊大厅到各科室候诊厅之间的距离。

科室的专属领域原则

每个主要的门诊科室应保持独立尽端,严防其他科室的用房及公共领域空间的介入,并防止串科现象,以保持正常的门诊秩序。

与门诊流程协调一致原则

科室设置应与门诊流程 协调一致,保证顺序流畅、减少迂回。互有联系的科室应相邻布置,以便组成专科、专病中心,利于会诊,减少就诊者在科室间往返。

流线设计的“高明度”、“低密度”原则

所谓“高明度”是指交通流线,空间组织要简明易找,视线通畅,易于识别。所谓“低密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流集聚量要明显低于计算允许量,使空间感觉舒适宽松,除前述的时空分流外,设计中必须保证必要而充裕的空间量。

综合大厅设计

门诊部综合大厅在设计上要尽可能使交通流线迅速便捷,使患者不往返迂回,等候与交通干线要分清,避免进出人流与等候人群的互相干扰。门诊大厅的组合方式与如何组织门诊部人流是密切相关的,常见的组合方式主要有以下3种:

分散多厅式

即把综合大厅加以分解,分设挂号、收费、取药等小厅,各厅之间通过走道连接或采用互相嵌套的方式联系,分层设置则更加清晰地做到功能分离。其缺点在于大厅的分解必将导致总建筑面积的增加,加长流线长度,组织不好会影响患者就医程序。

集中大厅式 即将挂号、药房、收费等设置在同一个大厅内,大厅作为主要的交通枢纽,是就医者集中等候的空间。

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使流程衔接紧密,可利用挂号和取药人流的高峰时间不同,空间互补使用,而充分动态性发挥大厅的优势。但是通过集中大厅进行挂号、划价、交费、取药、取化验单、咨询,甚至转诊、诊断书证明等繁复的操作活动难免会有一定程度的时间交叉,这样必然导致某一时段内门诊患者与陪护人员在大厅的高密度集中。尤其在一些区域性大型医院中,就医者负荷超过实际设计门诊量,致使各种活动周期变长。从而形成人员的大面积交叉,感染几率必然增加。

街厅式

街厅式也通常被称为医院街,即较长的纵向大厅,采用 3~4 层的通透空间形式联系门诊科室的形式。街的两侧布置公共科室及各科室的候诊部分,大型科室则将前端面宽扩大为厅,设置收费、垂直交通核等功能块。

候诊空间

候诊空间是为就诊者等待检查诊治提供的休息场所,也可以认为是联系门诊部公共空间与诊室的过渡空间,与诊室关联紧密。通常大型医院设计中候诊分为一次候诊和二次候诊两个阶段。两阶段前者等待时间相对较长,单科或多科共用一个候诊区;后者等待时间较短,与诊室直接联系。候诊空间设计形式根据尺度的不同主要分为厅式与廊式。

廊式候诊

空间以门诊走廊为场所,结合不同尺度及使用需求而设置单排或中间候诊形式。目前各医院都已经重视候诊空间的设计,力求为就诊者创造宜人的就医环境。 廊式候诊通常作为二次候诊设计使用。在一些较早期的医院设计中也作为一次候诊。

厅式候诊

主要适合于分科候诊与集中候诊。厅式候诊由于患者等待时间相对较长,宜设计成环境舒适宜人的空间场所。同时,通过背景音乐、闭路电视及电子显示牌等媒体向患者传达健康保健知识或娱乐节目以求放松患者就诊心情。目前医院设计中二次候诊通过厅廊尺度的变化,形成各自不同的空间效果。

组团式候诊

针对门诊和医技区域相连的建筑,还可采用组团式候诊厅的方式,根据科室的功能将大科室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组合,使各个功能区域流线更清晰,保护患者的隐私,提高效率,便于管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