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首次例行发布会,会上介绍,通过推进分级诊疗工作,把大医院的专家挂号资源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投放。至今为止,浦东医院和整个浦东南部11家社区签约,成立以浦东医院为核心的协同发展网,医院定期对这11家单位进行指导,同时和各大三甲医院以及医联体合作,顺利打通了上下转诊的两级通道,同时医院还派遣专家下社区,以便对居民健康保驾护航,对“守门人”全科医生进行手把手培训。
分级诊疗制,意义何在?市卫计委医改办负责人说,让专家有更多时间、精力看疑难杂症,把常见病、慢性病留给下级医院,功能定位明晰、各司其职,缓解了当前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尴尬,更实现了医疗资源最大化应用。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秩序是新医改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年5日下午举行的第35届新民健康大讲堂活动现场,普陀区中心医院院长彭文、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院长余波就“做强区县医院,推进分级诊疗”话题进行了探讨。
沪医院实现分级诊疗—看病方便 花钱少
在上海,区县医院以较高的医疗水平和专科特色,每年的门诊量占本市全部的30%。
地处上海西北角的普陀区中心医院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3年前,医院依托大学成立了中医药发展办公室,打通中西医路径。2014年,该院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内科专科培训基地。做强了中医特色,丰富了治疗手段,普陀区中心医院这两年的手术人次、出院人次逐步提升。中医药“简、便、廉、验”,一些常见病、慢性病的病人只要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有特色的医疗服务。据了解,2015年冬病夏治就诊人数比往年增加77%,膏方同比增加47%。
分级诊疗 提高全科医生能力
“分级诊疗要求各家医院的定位准确,按照疾病来分级,即三甲大医院主攻复杂的专科疾病,区县医院定位为基本的专科疾病,社区则是全科医生来把关社区居民的健康,完成首诊工作。”浦东医院院长表示,分级诊疗的目的就是希望病人能享受全程高效的医疗服务,在上海提出的分级诊疗“1+1+1”模式中,中间那个“1”的作用承上启下,是实现双向转诊的关键。
浦东医院和整个浦东南部11家社区签约,成立以浦东医院为核心的协同发展网,医院定期对这11家单位进行指导,同时和各大三甲医院以及医联体合作,顺利打通了上下转诊的两级通道。此外,为了让居民养成首诊在社区的习惯,医院还派遣专家下社区,对居民健康“守门人”全科医生进行手把手培训。
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在现场互动环节,静安区中心医院院长表示,依托和华山医院的合作,过去患者在华山挤破头仍一号难求,在静安区中心医院,不花多少力气就能与专家见面。同仁医院影像介入科主任指出,区县医院也有自己的优势。三级医院医生忙、病人多,每个病人的平均就诊时间或许只有几分钟;区县医院则有更多时间可以和患者深度交流,同时借助分流三甲医院病人的机会,丰富病例,提升水平。
浦东新区卫生计生委副主任范金成认为,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格局,最终是为了实现医疗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做到让老百姓少花钱、少排队、少折腾。患者看病,最关心的是能否找到好医生。因此,要不断通过培养培训派驻等多种形式,打造一支群众信得过、技术过得硬的全科医生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