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状态。据统计,2016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3亿,其中4000万人是失能、半失能老人,有限的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根本无法负担目前的状态。民政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委于今年3月22日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在全国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明确提出到2017年底,50%以上的养老院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在这一形势下,老年科,尤其是三甲医院老年科,在“医养结合”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完善“分级诊疗”保障养老机构,急诊救治通道畅通
所谓分级诊疗制度,就是要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
老年科作为不同层级“分级诊疗”的疑难杂症和重危病人诊治中心,首先是在医疗上保障急性病救治通道畅通,给予急性病及时正确的诊治,其次是当患者急性状况稳定后,转诊至养老机构、社区或居家后,指导养老模式中的慢性病监管。
打破行业壁垒,老年科和养老机构之间需求互通
长久以来,我国老年科和养老机构之间存在行业壁垒。老年科为医疗专业,归属卫生部门管理;养老机构为服务行业,属民政部门管理。随着“医养结合”医疗服务的介入,必须打破这一壁垒的坚冰,了解养老机构的医疗护理需求,知晓医院老年科能以何种方式在政策和执业范围内提供医疗帮助和服务。
结合不同状态的老人,给予医疗资源不同模式的介入。目前主要包括:
1、日间照料:开展健康宣教,在老人及家属认同下开展定期体检,建立以慢性病管理为基础的健康档案。
2、自理老年人:定期开展健康宣教,建立疾病档案,开展慢性疾病监控(如每周测量血压血糖),在医生指导下对合并用药做合理性评估。为护理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帮助其识别慢性病急性变化的生命体征和常见症状表现。
3、失能失智老人:入住时对健康状况全面评估:包括疾病状况,精神心理状况,功能状态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给予个体化的生活方式、护理方式建议,避免并发症、合并症出现。在老年公寓期间定期进行评估,特别是急性病缓解后,重新进行功能评估。对于疾病高危因素给予控制,如跌倒高危、血栓高危、坠床高危、呼吸系统或泌尿系统感染高危等。
另一方面,帮助养老机构制定护理员操作标准化流程。在前期调研中发现养老机构没有标准的操作流程规范日常护理工作,医院护理团队依据中国老年医疗照护教材及临床实践,制定作业指导书,包括头部、口腔、身体清洁,行动照看,呼吸道照护,经口进食、鼻饲营养照护,膀胱造口的照护,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及处理,便秘、排尿困难的照护等方面,使养老机构中的护理员工作更加专业、规范。
最后,建立针对性的评价体系,包括老人及家属满意度调查;老人因急性疾病就医频次、入院时间、入院花费、陪护支出对比等,可以作为量化指标评价医养结合模式的实际经济学和社会学效益。
老年科通过上述三个层次的作用体现,最终实现根据地域特色、经济基础特点、养老机构现实情况等方面的不同,“量身定制”的有效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医疗介入模式。